各相关学院、单位:
为进一步集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学校“科研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提高平台对科学研究的支撑力,增强平台科技创新活力,提升平台的社会服务水平,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平台对象
学校已获批各类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主要类型包括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哲社研究基地、智库等。
二、建设要求
1.依托学科专业,推进“科研平台-团队”一体化建设
坚持以平台建设为抓手,以团队为核心,依据系统工程思维,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强化内涵式发展。科学把握各种类型平台不同建设要求的内涵、科研平台与团队之间的关系,发挥“1+1>2”的系统效应。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围绕地方特色产业链、地方主导产业发展对技术进步的迫切需求,建立工程化研究、验证的设施和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侧重科研成果的转化。
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以应用基础、高技术研究为重点,主要解决带动产业技术发展的前沿关键技术和重大应用性问题,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聚集和培养重点领域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为企业培养各类技术人才。
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侧重开展创新研究和技术研发,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学科建设水平,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
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开展重点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和关键工艺试验研究,开展产业技术标准的研究,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公共服务平台:主要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需求,突出开放性、公共性和技术性。
哲社研究基地/智库: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作为,通过承接委托研究课题、联合开展研究等方式,面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开展咨询服务,形成学术交流开放平台。
2.借助省市科技创新券等政策,持续加强平台资源共享
完善平台共享体系,加快推进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更多发现和挖掘企业科研需求,扩大服务企业范围,与中小企业联合开展与创新券开放实验室的技术及产品攻关等科研项目。积极为企业等创新主体提供技术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充分释放平台服务潜能。
3.做实学校“1111”工程项目,有效推动平台科研成果转化
以“立足地方、面向行业、专业服务、特色发展”为理念,聚焦地方经济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动“1111工程”,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合作模式,争取外部合作资源,建立常态化合作运行机制,促进合作项目落地,努力推动平台成果转化。
4.共建研究生工作站,不断提升平台服务企业能力
平台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与企业共建研究生工作站,组织校企团队合作研发,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升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断开发新技术、推广新工艺、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效益;增强平台科研实力,拓展校企合作发展空间,提升平台服务企业能力与社会影响力。
三、报送要求
请各有关学院、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完成平台合作推进工作,每个省级平台包含不少于2个团队且服务不少于10家企业,并填写《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团队信息表》(附件1)、《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与地方企业合作信息表》(附件2)、《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与企业共建的研究生工作站信息表》(附件3),于10月26日下午5点前将信息表汇总后反馈至科学技术处平台建设科。电子版发至:zhangping@hyit.edu.cn。
联系人:张萍
电话:83559015(内线58015)
附件:
1.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团队信息表
2.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与地方企业合作信息表
3.省级以上科研平台与企业共建的研究生工作站信息表
科学技术处社会科学处
2020年10月19日